[1] 黄伯荣,廖序东.现 代 汉 语(增 订 六 版)[M].北 京:高 等 教 育出版社,2018.
[2] 谷吉梅.英汉互译中多义词语义选择的制约因素———以 “change” 的汉译为例[J]华东理工大学学报, 2018 (6)
[3] 谢杰. 语境教学法在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多义词教学中 的运用——以中文广角高级汉语泛读教程中的多义词为例 [D]. 云南师范大学 , 2017.
[4] 葛本仪.现代汉语词汇学:第三版[M].北京:商务印书馆, 2014.
[5] 李云彤.在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多义词研究[J].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, 2013(6).
[6] 王倩. 语境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[J]. 文教 资料 ,2011(16).
【7】赵玟映.汉语多义词教学方法研究[J].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,2011(11).
【8】李伟琳.对外汉语同音词、多义词、多音词教学探究[J].哲学与人文科学,2011.
[9] 王笑楠. 语境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 .[J] 考试周 刊 , 2010(22).
【10】张莉.现代汉语多义词词义联系[J].唐山师范学院学报, 2007(7).
【11】胡德义.谈语境对多义词学习的重要性[J].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, 2007.
【12】 孙徳金.对外汉语词及词汇教学研究[M].上海: 商务印书馆, 2006.
[13]徐小莉. 对多义词义项演化与并存问题的一点思考[J].山东教育学院学报,2005(3).
【14】张博.现代汉语同形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区分原则与方法 [J]. 语言教学与研究, 2004(4).
[15] 杨凤清、李南. 常用多义词词典[M].兰州,甘肃教育出版社,1987.